1、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。
2、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,可是有一个中心贯串其间,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,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、恶劣的社会风气。
3、《儒林外史》的讽刺艺术具体表现为:一是以现实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,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最足以表现人物的情节和细节,并将这些情节和细节集中使用,以突出讽刺对象的个性特征。
(资料图片)
4、二是善于运用前后矛盾的情节,揭露讽刺对象的言行不一,表里相悖,让其当场出丑。
5、如第四回写严贡生正在吹嘘自己:“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,在乡里之间,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,所以历来的父母官,都蒙相爱。
6、”这时,小厮就来报告他家强圈了别人家的猪,被人发现了。
7、一下子揭穿了他贪婪霸道的真面目。
8、他还强辩说:“这口猪原是舍下的。
9、”三是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艺术手法,以突出讽刺对象的性格特征。
10、如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,梅玖在周进中举前后的前倨后恭的态度等。
11、 形象分析周 进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,依靠在村子里私塾中教书糊口,之后随姐夫经商记账,在贡院参观时,“周进看着号板,又是一头撞将去。
12、这回不死了,放声大哭起来,众人劝着不住。
13、金有余道:‘你看,这不是疯了吗?好好到贡院来耍,你家又不是死了人,为什么这样号啕痛哭,也是的?’周进也听不见,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。
14、一号哭过,又哭到二号、三号,满地打滚,哭了又哭,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。
15、金有余见不是事,同行主人,一左一右,架着他的脖子。
16、他哪里肯起来,哭了一阵,又是一阵,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。
17、”后来商人们答应为他捐一个监生进场,他就破涕为笑,爬到地上磕头,表示要变驴变马来报答他们。
18、从这个人物身上,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。
19、它深深地腐蚀着文人的心灵,使一些文人因迷恋科举而失去了自我。
20、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,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。
21、马 静《儒林外史》中塑造的马二先生(即马静),是一个为科举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,但他始终把科举视为“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”,他甚至迷信八股到这样的程度,他说:“举业二字,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。
22、就如孔子生在春秋的时候,那时用‘言扬行举’做官,故孔子只讲得个‘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’,这便是孔子的举业。
23、„„就是夫子在而今,也要念文章,做举业,断不讲那‘言寡尤,行寡悔’的话,何也?就日日讲究‘言寡尤,行寡悔’,那个给你官做?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。
24、”马二先生是一个出入考场二十四载,但他仍执着地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。
25、他“劝导”匡超人说:“古语说得好:‘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千钟粟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
26、’而今什么是书?就是我们的文章选本了。
27、”这不仅写出了马二先生受害而不自觉,而且也点出了他不自觉的原因,正在于科举是他能做官的唯一途径。
28、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: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。
29、王 冕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诗人王冕的形象来“敷陈大义”“隐括全文”,并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。
30、王冕出身农家,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;而又安于贫贱,以卖画为生,不与权贵相与,作者通过他的嘴,抨击了科举制度,“这个法却定的不好,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,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。
31、”在作者看来,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“文行出处”,才能免于“功名富贵”的牢笼,堪称“品地最上一层”。
32、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了会喜欢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京津冀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2 联系邮箱:434 922 62 @qq.com